謝東閔,初名進喜,號求生,臺灣彰化人也,歷中華民國第六任副總統。時人尊為 謝求公。 一九零八年一月生。 二零零一年四月卒。
謝東閔(1908年1月25日-2001年4月8日),原名謝進喜,自號求生,台灣半山政治人物,彰化廳北斗支廳二八水區-{二八水庄}-人(今彰化縣二水鄉光化村)。中華民國第六任副總統,是台灣本省人士中第一位擔任此要職者。擔任台灣省立師範學院院長期間,發生四六事件,高度配合警察整肅學生。晚年被人們尊稱為謝求公。



参见

高麗王王建 唐朝
高麗

高麗太祖(八七七年-九四三年),王氏,諱建,字若夫,松岳郡人,大顺景福年間,[[新羅]]政衰,[[弓裔]]据高句丽之地,王建乃弓裔之大將也,王建初事弓裔为侍中,梁贞明四年,逐裔自立,自創[[泰封國]]。 後唐長興年間,册为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,使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王。 後晋天福六年,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,开运二年卒。 是中世紀時東亞朝鮮半島國家高麗的開國君主(918年-943年在位)。王建原是泰封國建國者弓裔的大將,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,死後廟號太祖,諡號神聖大王。
高麗太祖(-{zh:韓語; zh-cn:韩语; zh-tw:韓語; zh-hk:韓語; zh-sg:韩语;}-:-{고려 태조}-/-{高麗 太祖}- Goryeo Taejo;877年-943年),諱王建(-{zh:韓語; zh-cn:韩语; zh-tw:韓語; zh-hk:韓語; zh-sg:韩语;}-:-{왕건}-/-{王建}- Wang Geon),字若天(-{zh:韓語; zh-cn:韩语; zh-tw:韓語; zh-hk:韓語; zh-sg:韩语;}-:-{약천}-/-{若天}- Yak-ceon),是中世紀時東亞朝鮮半島國家高麗的開國君主(918年-943年在位)。王建原是泰封國建國者弓裔的大將,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,死後廟號太祖,諡號神聖大王。

三重交流道,台灣國道一號交流道也,居台灣新北市三重區,標27.1k。昔中山高北起於是。
三重交流道為台灣國道一號的交流道,位於台灣新北市三重區,指標為27.1k。為中山高最早通車路段的起點。

蘇丹鎊( 阿拉伯語: جنيه سوداني)者,蘇丹之通貨也,南蘇丹立始亦通行之,後發行南蘇丹鎊代之。輔幣格希也,壹蘇丹鎊等同壹佰格希。一九五七年始發行。一九九二年北方發行蘇丹第納爾代之,以十舊貨兌一。二〇〇七年正月復發行之,一磅兌百第納爾。
蘇丹鎊 (阿拉伯語: -{جنيه سوداني}-‎ )是蘇丹的流通貨幣,南蘇丹獨立初期也使用蘇丹鎊,直至南蘇丹鎊面世。輔幣單位格希,1蘇丹鎊=100格希。曾在1957年到1992年期間發行。1992年被苏丹第纳尔取代,1第纳尔=10镑,仅在北方流通,南方仍旧使用镑。2007年1月重新发行苏丹镑,1镑=100第纳尔。

硬通貨
硬幣


紙幣

二〇〇六年
2006年

一鎊 正面:喀土穆蘇丹銀行、鳩 背面:鳩 二鎊 正面:陶器 背面:樂器 五鎊 正面:牆壁裝飾、人造衛星 背面:水電站 十鎊 正面:巨木、高山、駱駝 背面:喀土木之宮殿 二十 鎊 正面:機械、石油井架 背面:工廠、無線電天線、水果 五十鎊 正面:走獸 背面:羊、牛、駱駝
1 鎊 正面:喀土穆的蘇丹銀行、鴿子 背面:鴿子 2 鎊 正面:陶器 背面:樂器 5 鎊 正面:牆壁裝飾、人造衛星 背面:水電站 10 鎊 正面:大樹、高山、駱駝 背面:喀土木的宮殿 20 鎊 正面:機械、石油井架 背面:工廠、無線電天線、水果 50 鎊 正面:野生動物 背面:羊、牛、駱駝

二 鎊 正面:陶器 背面:樂器 五鎊 正面:牆壁裝飾、人造衛星 背面:水電站 十鎊 正面:巨木、高山、駱駝 背面:喀土木之宮殿 二十 鎊 正面:機械、石油井架 背面:工廠、無線電天線、水果 五十鎊 正面:走獸 背面:羊、牛、駱駝
2 鎊 正面:陶器 背面:樂器 5 鎊 正面:牆壁裝飾、人造衛星 背面:水電站 10 鎊 正面:大樹、高山、駱駝 背面:喀土木的宮殿 20 鎊 正面:機械、石油井架 背面:工廠、無線電天線、水果 50 鎊 正面:野生動物 背面:羊、牛、駱駝

頤和園長廊畫
颐和园长廊彩绘:商山四皓

商山四皓折扇
商山四皓

秦政暴虐,東園公、夏黃公、綺里季、甪里四人,乃隱居商山,採芝療飢。鬚眉皓白,年皆八十餘歲,世稱商山四皓。
商山四皓,簡稱“四皓”,秦末隱士東園公、夏黃公、綺里季、甪里四人,因避秦亂世而隱居商山,采芝充飢,四人年皆八十多歲,鬚眉皓白,世稱為商山四皓。


介紹

四皓者,皆河內軹人也,或在汲。(皇甫謐《高士傳》)園公姓庾,字宣明,居園中,因以為號。夏黃公,姓崔名廣,字少通,齊人,隱居夏里修道,故號曰夏黃公。(世家索隐引《陈留志》)綺里季,姓吳名實,字子景。綺里季其號也。(商州《吴氏宗譜》)甪里先生,河內軹人,太伯之後,姓周名術,字元道,京師號曰霸上先生,一曰甪里先生。(司馬貞《史記索隱》引《陈留志》)孔安國《祕記》作「祿里」。(司馬貞《史記索隱》)
世家索隐引《陈留志》云:「園公姓庾,字宣明,居園中,因以為號。夏黃公,姓崔名廣,字少通,齊人,隱居夏里修道,故號曰夏黃公。甪里先生,河內軹人,太伯之後,姓周名術,字元道,京師號曰霸上先生,一曰甪里先生」。

始皇有博士七十,四人任之。其職掌有三:一曰通古今,二曰辨然否,三曰典敎職。見秦政虐,乃退入藍田山,作歌云:「莫莫高山,深谷逶迤;曄曄紫芝,可以療飢。唐虞世遠,吾將何歸?駟馬高蓋,其憂甚大。富貴之畏人,不如貧賤之肆志。」乃共入商雒,隱地肺山,以俟天下定。(皇甫謐《高士傳》)及秦敗,漢高劉邦聞而征之,不至。時四人年老矣,皆以其慢侮人,不至。(《史記》卷五十五〈留侯世家〉)歌曰:「皓天嗟嗟,深谷逶迤。樹林莫莫,高山崔嵬。巖居穴處,以爲幄茵。曄曄紫芝,可以療飢。唐虞往矣,吾當安歸?」(《乐府诗集》)然高祖猶高此四人。(《史記》卷五十五〈留侯世家〉)
传说這四人是秦始皇时秦朝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,其职掌有三:一曰通古今;二曰辨然否;三曰典教职。後四皓先生因见秦政暴虐,隱居商山,过着“岩居穴处,紫芝疗饥”的生活[1]。

漢六年,高祖欲廢太子劉盈,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。呂后恐,使建成侯呂澤彊邀張良,為其畫計。良曰:「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,令太子為書,卑辭安車,因使辯士固請,宜來。來,以為客,時時從入朝,令上見之,則必異而問之。問之,上知此四人賢,則一助也。」后乃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,卑辭厚禮,迎四皓。四皓至,客建成侯所。(《史記》卷五十五〈留侯世家〉)
本來劉邦寵幸戚夫人,打算貶呂后之子劉盈,另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作太子,呂后急找張良商量,張良教太子以卑詞厚禮請出商山四皓,將四人奉為太子上賓。

居六年,高祖疾益甚,愈欲易太子。及燕,置酒,太子侍。四皓從之,年皆八十有餘,鬚眉皓白,衣冠甚偉。高祖怪而問曰:「彼何為者?」四皓前對。乃大驚曰:「吾求公數歲,公辟逃我,今公何自從吾兒遊乎?」四皓皆曰:「陛下輕士善罵,臣等義不受辱,故恐而亡匿。竊聞太子為人仁孝,恭敬愛士,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,故臣等來耳。」高祖乃曰:「煩公幸卒調護太子。」四人既為壽,趨去。高祖目送之,召戚夫人,指四皓曰:「我欲易之,彼四人輔之,羽翼已成,難動矣。呂后真而主矣。」(《史記》卷五十五〈留侯世家〉)太子得以為重。(《漢書》卷七十二〈王貢兩龔鮑傳〉)
當刘邦看到太子身後由四皓跟從便問:“我多次召请诸公,避而不见,今诸公何以随我儿相处。”四皓答道:“陛下轻视士人,动辄训斥责骂,臣等不愿受辱,逃匿深山。听闻太子仁孝,恭敬爱士,天下人莫不引颈乐为太子效力,故臣等前来。”劉邦得知太子“羽翼已成”,遂打消廢太子的念頭。指著四人,召戚夫人曰:「我打算換太子,但他們四人輔佐太子,羽翼已成,很難改動了。呂后以後真的是你主子了。」(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)

後,高祖崩,太子登基。是為惠帝。惠帝欲賜官,四皓不受,反商山。終歿商洛,葬商山麓,隔丹江互望。惠帝知之,令三千禦林軍各自長安攜土十斤,往商山填池。又建廟祠於商州南高車,彰四皓避秦安漢之功。
不久劉邦去世,太子劉盈登皇位,是為漢惠帝。惠帝要封四皓為官,但是四皓谢而不受,重回商山隱居,卒于商洛,葬于商山脚下(今陝西丹鳳縣的商鎮),隔丹江互望,漢惠帝聞訊令三千禦林軍每人自長安攜土十斤去商山為四皓墓培土,又在商州城南高車為四皓建廟建祠,以表彰四皓避秦安漢之功。後人仰慕四老的才學風骨,為其修墓建廟,留下了大量的碑刻。“四皓古陵衝北斗”為商州八景之一。唐人許渾題詩:“峨峨商嶺采芝人,雪頂霜髯虎豹茵。山酒一壺歌一曲,漢家天子忌功臣。避秦安漢出藍關,松桂花陰滿舊山。自是無人有歸意,白雲常在水潺潺。”

後人慕其才操,修墓建廟,又乃詩文碑刻。商州八景其一,曰「四皓古陵衝北斗」。唐人許渾詩云:「峨峨商嶺采芝人,雪頂霜髯虎豹茵。山酒一壺歌一曲,漢家天子忌功臣。避秦安漢出藍關,松桂花陰滿舊山。自是無人有歸意,白雲常在水潺潺。」宋淳化二年,王禹貶任商州團練副使,屬《四皓廟碑》文云:「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惟聖人乎。先生避秦,知亡也;安劉,知存也;應孝惠之聘,知進也;拒高祖之命,知退也。四者俱備,而正在其中矣。」清黃慎有《商山四皓圖》。 君實《通鑑》不取四皓事。其《考異》云此特誇大者。又言史遷之錄四皓事,但愛奇耳。
北宋淳化二年(991),貶任商州團練副使的王禹為“商山四皓”撰寫了《四皓廟碑·易》稱:“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惟聖人乎。先生避秦,知亡也;安劉,知存也;應孝惠之聘,知進也;拒高祖之命,知退也。四者俱備,而正在其中矣。”清代畫家“揚州八怪”之一黃慎有《商山四皓圖》。司馬光的《資治通鑑》不取商山四皓事。[2]

張良 劉邦 吕后 吕洞賓
张良 劉邦 吕后 吕洞宾

以[[電訊]]撮攝靜畫,然後處理之,存取之,復現之,是所成者,謂之影畫。今白話亦謂之視頻、影片。 惟夫人彣初現,石磨巖畫,文字始炳。既作契造紙,宜書適畫。然圖畫綦靜,不克觀其始終。文字不逮,弗能視彼形貌。焉乃均分前後,依次摹畫,動之若飛,厥有影畫之形。或畫於盤,或圖於冊。後器與世易,攝像機亦當刀筆。
-{影片}-(英语:-{Video}-),中國大陸稱視-{}-像、視-{}-訊、視-{}-頻、錄-{}-像、台灣稱影片、錄-{}-影、動-{}-態影像、影-{}-音,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影像以電訊號方式加以捕捉、紀錄、處理、儲存、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。

[[電壓]][[電流]]與時而變,厥有電訊。可述以[[函數]],畫其波形。電訊之屬有二:曰擬訊、曰數訊。
电信号是指:

埃克托·路易·柏辽兹(法文:-{Hector Louis Berlioz}-,公立一八〇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生;一八六九年三月八日卒),又译-{zh-hans:白辽士; zh-hant:柏遼兹;}-,法国一作曲家也。一八三〇年以作〈幻想交响曲〉而闻名。
埃克托·路易·柏辽兹(法语:-{Hector Louis Berlioz}-,1803年12月11日-1869年3月8日),又译-{zh-hans:白辽士; zh-hant:柏遼兹;}-,法国作曲家,以1830年写的〈幻想交响曲〉闻名。

柏之父,医也;柏早年亦习医术,一八二一年赴巴黎入医科学校。其自传曾有言曰,说其视医学之院解剖课与标本室中之恐景遂弃习医。(或晕血症)。柏少时曾习长笛与竖笛,后,习吉他之浅技,柏从未曾习钢琴,此甚稀于大作曲家。另有作曲家名瓦格纳,与柏甚似,擅指挥及配器,不知是有何缘由。
柏辽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,他亦早年学医,1821年赴巴黎入医科学校,在他的自传中曾有描写,说自己看到医学院中解剖课上和标本室裡的恐怖景象而放弃学医(可能是晕血症)。柏辽兹少年时曾学习长笛和竖笛,后来学习过吉他的最基本技术,但他却从来没有学习过钢琴,这在著名作曲家中是非常少见的,他和另一位不善钢琴的伟大作曲家瓦格纳一样擅长指挥以及配器,其中不知是否存在某种必然。

一八二二年,柏始习于巴黎音乐学院,并创歌剧。他早年最重之作乃《庄严弥撒》也。之作于一八二四年,虽曾演于一八二五年及一八二七年,却为其带来巨额债务,柏遂称总谱毁矣。实而谱于一九九一年再现于比利时安特卫普。
1822年柏辽兹申请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,同时期开始创作歌剧,他早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24年的《庄严弥撒》,虽然曾在1825年和1827年上演,却只为他带来了巨额债务,他后来声称销毁了总谱,实际上总谱1991年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被重新发现。

一八三〇年头五个月,柏创其作品之最《幻想交响曲》,副标题为“一艺术家生涯之插曲”,同年十二月五日首演。此乃一自传性标题乐作,描写其对一八二七年观莎士比亚剧时所爱之女主饰者哈里特·史密森小姐之情,及随之而来之甜蜜、沮丧、绝望,乃至于服用某些致幻药物后所产之幻觉,曲中现诸如巫魔会等景。李斯特极其爱此作,并改其为钢琴曲,而孟德尔頌对这此作之评甚低。幻想交响曲引“固定乐念”之概,以一个音型表一人事,被认为是瓦格纳之“主导动机”之先驱。《幻想交响曲》乃李斯特,柴可夫斯基,马勒,里夏德·施特劳斯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榜样也,被认为确立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作品也。
1830年的前5个月,柏辽兹创作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《幻想交响曲》,副标题是“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”,当年12月5日首演。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标题音乐作品,描写了他对于1827年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时爱上的女主角扮演者哈里特·史密森小姐的爱情,以及随之而来的甜蜜,沮丧,绝望,乃至类似于服用某些致幻药物后产生的幻觉,曲中出现诸如巫魔会等场景。李斯特极其喜爱这部作品,并将其改编为钢琴曲,而孟德尔頌对这部作品则评价甚低。幻想交响曲引入了“固定乐念”的概念,以一个音型来代表一个人物事物,被认为是瓦格纳的“主导动机”的先驱。《幻想交响曲》是李斯特,柴可夫斯基,马勒,里夏德·施特劳斯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标题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榜样,被认为是确立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最重要的作品。

《甲鐵城屍人傳》,日本動畫也。靈機工房所作。荒木哲郎導演,澤野弘之作曲。西曆二〇一六年四月,播放於富士電視臺。
甲鐵城的卡巴內利(日语:-{甲鉄城のカバネリ}-,英语:-{KABANERI OF THE IRON FORTRESS}-),是由WIT STUDIO製作,並在日本富士電視台的noitaminA播出的原創電視動畫[2]。2016年4月首播[3][4]。2016年4月宣布,將於2016年5月起漫畫化[5]。

靈機工房,日本動畫社也。
WIT STUDIO 是日本的動畫公司,是由Production I.G動畫《罪惡王冠》的六課工作室,配合母公司「IG Port(英语:-{IG Port}-)」在動畫產業的戰略佈局所成立的,與主打國際大成本製作的Production I.G、改編原作與代工為主的XEBEC的關係密切。

所作者,《進擊之巨人》、《鬼灯冷徹》、《終之熾天使》、《甲鐵城屍人傳》。
而WIT STUDIO有製作人的厚重主導色彩之特色[3]。代表作有《進擊的巨人》、《鬼灯的冷徹》、《終結的熾天使》、《甲鐵城的卡巴內里》。

攝錄機具錄始末,而得視像,是謂錄畫。又曰錄影。
攝錄(中國大陸稱錄-{}-像,台灣稱錄-{}-影),是以攝錄機拍攝活動的影像之行為。持攝錄機拍攝的人物,都被通稱為攝影師,他與拍攝硬照相片的,也是同名為「攝影師」,不過技巧也各有不同的專業,例如長鏡頭、蒙太奇,後期製作、配音、剪接等。

總電影、電視二者,爰有影視之名。初以謂是二者。後義與時易。今媒體本於視者,皆謂之影視。
影视在现代所指的是电影以及电视,一般用來指电视與电影作品,廣義上則包括各種以視覺為載體的傳播媒體。

臺灣栅居圖
臺灣平埔族干欄屋

自本州之南,閱百越呂宋婆羅,以至馬達加斯加島,多水,患鼠兽。乃立杙,編竹苫茅爲多重,上以自處,下可居雞豚,是謂栅居。《博物志》云:「南越巢居。」《南越志》云:「南越栅居。」
干栏式建築,又稱干欄屋、高腳屋、吊腳樓、棚屋,是一种特色民居建筑,其特点是“编竹苫茅为两重,上以自处,下居鸡豚,谓之麻栏”,盛行於東南亞、馬達加斯加、中国大陆西南地区以及台灣等地区。其種類雖有高架式、高床式、樁上屋等類型,不過通常是木頭,竹子所構屋樑,並用茅草蓋頂遮蔽的住屋。後來,也有柱樁頂端設軛木的較牢固的干欄式建築。雖說種類不一,但主要特色是將其樓板墊高,以樓梯上下住所。日本的神社與穀倉也是這類型建築物。

懸園繒畫,畫於西曆十六世紀
十六世紀的畫家繒畫的巴比倫空中花園

懸園圖,畫於西曆二十世紀
20世紀畫家描繪的空中花園

西曆前六世纪,新巴比倫王國國主尼布甲尼撒二世有妃曰安美依迪絲,思鄉成疾。王患之,巴比倫城為土功,建懸園。草木賁華,池閣相望。後林池絕滅,略無遺跡矣。世人以為七蹟之一。
巴比倫空中花园(古希腊文:οἱ [τῆς Σεμιράμιδος] Κῆποι Κρεμαστοὶ Βαβυλώνιοι)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,又称悬园。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(Nebuchadnezzar)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(Amyitis)修建的。现已不存,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位置尚未明確得知的遺蹟。

行政域
行政區劃及地區

香港最密人地-旺角
香港人口密度最高地區-旺角

積最大行政域:離島區,面積約175平方公里。 積最小行政域:油尖旺區,面積約6.55平方公里。 人最多行政域:沙田區,2011年統計約有630,300人。 唯一不沿海(也是唯一無岸)行政域:黃大仙區。 人最少行政域:離島區,2011年統計約有141,300人 。 最密人行政域:觀塘區,人口密度為52,123人/平方公里。 最低密人行政域:離島區,人口密度為783人/平方公里。 最密人地(也是世界上一最密人地):旺角,人密率為130,000人/平方公里。
面積最大行政區劃:離島區,面積約175平方公里。 面積最小行政區劃:油尖旺區,面積約6.55平方公里。 人口最多行政區劃:沙田區,2011年統計約有630,300人。 唯一不沿海(也是唯一全無海岸線)行政區劃:黃大仙區。 人口最少行政區劃:離島區,2011年統計約有141,300人 。 人口密度最高行政區劃:觀塘區,人口密度為52,123人/平方公里。 人口密度最低行政區劃:離島區,人口密度為783人/平方公里。 人口密度最高地區(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):旺角,人口密度為130,000人/平方公里。

最高建築:環球貿易廣場,高484米(油尖旺區) 最多層建築:環球貿易廣場,共118層(油尖旺區) 最高住宅〈也是世界上〉:天璽,高270米(油尖旺區) 最高醫院〈也是全亞洲〉:瑪麗醫院,其一高137米(南區) 海拔最高醫院:明德國際醫院 佔地最大購物商場:海港城,佔200萬平方呎(油尖旺區) 最大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:中港城(油尖旺區) 最早設警署:大館,於1864年建成 最早設監獄:域多利監獄,於1841年8月9日建成 最早成立大學:香港大學,於1911年成立(中西區及南區)。 最大大學:香港中文大學,佔134公頃(沙田區) 。 最小大學:香港公開大學(九龍城區)。 海拔最高大學:香港樹仁大學。 海拔最高中學:高主教書院。 最多層中學:高主教書院,14層(中西區) 最大中學:聖士提反書院,佔約15公頃(南區) 。 最大小學:喇沙小學,佔約0.5公頃(九龍城區) 。 最大人造蓄水池:迪欣湖,佔12公頃(荃灣區[6])。 最大圖書館:香港中央圖書館,佔9,400平方米,積合33,800平方米(灣仔區)。 規模最大及單位量最多私人屋苑:嘉湖山莊,佔400萬平方呎,共住宅大廈58座,單位15,880個(元朗區)。 以單一樓宇計,每層單位量最多的大廈(未計劏房):太安樓,每層單位達68個(東區) 樓宇量最多私人屋苑:美孚新邨,共99座(深水埗區)。 有錄規模最大邨:慈雲山邨,住宅大廈62座,1980年慈雲山邨拆成小邨5個,全部大廈已拆卸重建(黃大仙區)。 現規模最大邨:離島區逸東邨,分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,共住宅大廈25座。 以單一公共屋邨計,規模最大者:深水埗區白田邨及黃大仙區東頭(二)邨,住宅大廈共20座 現規模最小邨:東區康東邨、東區翠樂邨、九龍城區常樂邨、沙田區顯耀邨、離島區坪洲金坪邨,僅1座住宅。 擁有最多邨地:觀塘區,共邨33個。 最長建設之邨:黃大仙區美東邨,首座(美東樓,1974年入伙)及最後一座(美德樓,2014年入伙)大廈入伙差40年。 最大机场客运大楼:香港國際機場客运大楼,積達71萬平方米。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曾是世界上最大機場航廈建築,直到2008年被面積達98萬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打破。 最大纜車系統:昂坪360,長5.7公里(離島區)。 最多層及最高被拆建築:興利中心。 造價最貴廁所〈也是世界上〉:金至尊旅遊展覽廳,造價3800萬港元。 最大酒店壁畫〈也是世界上〉:港島香格里拉酒店《大好河山》,高16層共50米,闊15.24米。 最大戶外多用途康體場:香港大球場,可容40,000人。 最大戶外青銅坐佛〈也是世界上〉:大嶼山天壇大佛,高34米,重250公噸。 最長私人室外泳池:藍澄灣,長200米(656英呎)。 最大列車車廠〈也是全東南亞〉:港鐵八鄉車廠,積32.5公頃。 最大人工石洞〈也是全東南亞〉:太古站。
最高建築物:環球貿易廣場,樓高484米(油尖旺區) 最多層數建築物:環球貿易廣場,共有118層(油尖旺區) 最高住宅大廈〈也是世界上〉:天璽,樓高270米(油尖旺區) 最高醫院〈也是全亞洲〉:瑪麗醫院,其中一座樓高137米(南區) 海拔最高的醫院:明德國際醫院 佔地面積最大購物商場:海港城,佔地200萬平方呎(油尖旺區) 體積最大金色玻璃幕牆建築物:中港城(油尖旺區) 最早設立警署:大館,於1864年建成 最早設立監獄:域多利監獄,於1841年8月9日建成 最早成立大學:香港大學,於1911年成立(中西區及南區)。 佔地面積最大大學:香港中文大學,佔地134公頃(沙田區) 。 佔地面積最小大學:香港公開大學(九龍城區)。 海拔最高的大學:香港樹仁大學。 海拔最高的中學:高主教書院。 最多層數的中學:高主教書院,14層(中西區) 佔地面積最大中學:聖士提反書院,佔地約15公頃(南區) 。 佔地面積最大小學:喇沙小學,佔地約0.5公頃(九龍城區) 。 面積最大人造蓄水池:迪欣湖,佔地12公頃(荃灣區[6])。 佔地面積最大圖書館:香港中央圖書館,佔地9,400平方米,樓面面積合共33,800平方米(灣仔區)。 規模最大及單位數目最多私人屋苑:嘉湖山莊,佔地400萬平方呎,合共有58座住宅大廈,單位數目15,880個(元朗區)。 以單一樓宇計,每層單位數目最多的大廈(未計劏房):太安樓,每層多達68個單位(東區) 樓宇數目最多私人屋苑:美孚新邨,共有99座(深水埗區)。 有紀錄以來規模最大公共屋邨:慈雲山邨,有62座住宅大廈,1980年慈雲山邨分拆成5個小屋邨,全部大廈已拆卸重建(黃大仙區)。 現時規模最大的公共屋邨:離島區逸東邨,分為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,共有25座住宅大廈。 不過逸東邨是分為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,如果以單一公共屋邨規模最大的是深水埗區白田邨及黃大仙區東頭(二)邨,共有20座住宅大廈 現時規模最小的公共屋邨:東區康東邨、東區翠樂邨、九龍城區常樂邨、沙田區顯耀邨、離島區坪洲金坪邨,只有1座住宅大廈。 擁有最多公共屋邨地區:觀塘區,共有33個公共屋邨。 建設期最長的屋邨:黃大仙區美東邨,首座(美東樓,1974年入伙)及最後一座(美德樓,2014年入伙)大廈入伙時間,整整相差了40年。 佔地面積最大机场客运大楼:香港國際機場客运大楼,總平方面積達71萬平方米。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航廈建築,直到2008年被面積達98萬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打破。 規模最大纜車系統:昂坪360,長5.7公里(離島區)。 樓層數最多及樓高最高的被拆卸建築:興利中心。 造價最貴廁所〈也是世界上〉:金至尊旅遊展覽廳,造價3800萬港元。 最大酒店壁畫〈也是世界上〉:港島香格里拉酒店《大好河山》,高16層樓共50米,闊15.24米。 最大戶外多用途康體場地:香港大球場,可容納40,000人。 最大戶外青銅坐佛〈也是世界上〉:大嶼山天壇大佛,高34米,重250公噸。 最長私人室外泳池:藍澄灣,長200米(656英呎)。 最大列車車廠〈也是全東南亞〉:港鐵八鄉車廠,面積32.5公頃。 最大人工石洞〈也是全東南亞〉:太古站。

香港歷任最長港督:麥理浩,任期達10年半 任期最長區議員︰蘇炤成和張永森(由1982年至今) 任期最短區議員:郭永健(由2015年7月20日至12月31日,共165日) 擁有財富總值最多者:李嘉誠,據201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估計約310億美元 被起訴最高級官員:曾蔭權 全球人均全年工時最高:2606 全球堅尼系數已發展區最高:0.537 2013年11月19日至12月8日期間,在名為「毫子兵團創世紀」活動上,用723456個一毫砌金字塔(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) 六合彩最高頭獎彩金:1.5億港元,於2014年9月13日
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香港總督:麥理浩,任期長達10年半 任期最長的區議員︰蘇炤成和張永森(由1982年至今) 任期最短的區議員:郭永健(由2015年7月20日至12月31日,共165日) 擁有財富總值最多的人:李嘉誠,據201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估計約310億美元 被起訴的最高級官員:曾蔭權 全球人均全年工時最高:2606 全球堅尼系數已發展地區最高:0.537 2013年11月19日至12月8日期間,在名為「毫子兵團創世紀」活動上,用723456個一毫子砌金字塔(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) 六合彩最高頭獎彩金:1.5億港元,於2014年9月13日

最長電影系列(也是世界上最長電影系列):《黃飛鴻》系列電影,以黃飛鴻為主題拍攝之電影已達103部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項之演員:梁朝偉,先後憑《重慶森林》、《春光乍洩》、《花樣年華》、《無間道》及《2046》五次奪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之演員:張曼玉,先後憑《不脫襪的人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甜蜜蜜》、《宋家皇朝》及《花樣年華》五次奪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之導演:許鞍華 獲得最多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之電影:《一代宗師》,2014年第33屆獲得12項大獎。 獲得最多香港電影金像獎表演類獎項之電影:《踏血尋梅》 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阿凡達》,香港票房收達$178,029,440港元 [8]。 票房收入最高華語電影: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61,857,826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香港電影:《功夫》,香港票房收達$61,278,697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日本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香港票房收達$46,645,373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動畫電影:《反斗奇兵3》,香港票房收達$89,364,118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華語一級電影: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,香港票房收達$46,164,600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三級電影:《色,戒》,香港票房收達$48,750,175港元。 單日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5日單日收1,200萬[9] 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開畫日收961萬港元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動畫電影:《冰河世紀3:大威龍駕到》,開畫日收$3,769,438港元[10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立體電影:《冰河世紀3:大威龍駕到》,開畫日收$3,769,438港元[10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日本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開畫日收$3,300,000港元[11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南韓電影:《我的野蠻女友》,開畫日收$610,652港元[12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日本動畫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開畫日收$3,300,000港元[13]。 首週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至4月30日票房收$62,460,000港元。 一週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》,2012年4月26日至5月2日票房收$53,398,197港元。 開畫周末4日票房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至4月26日票房收$49,500,000港元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男演員:劉德華,累計票房收約17.3億,電影數量多達108部[14]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女演員:吳君如,累計票房收約7億[14]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男導演:王晶[14]。
最長的電影系列(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電影系列):《黃飛鴻》系列電影,以黃飛鴻為主題拍攝的電影已達103部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項的演員:梁朝偉,先後憑《重慶森林》、《春光乍洩》、《花樣年華》、《無間道》及《2046》五次奪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項的演員:張曼玉,先後憑《不脫襪的人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甜蜜蜜》、《宋家皇朝》及《花樣年華》五次奪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。 獲得最多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的的導演:許鞍華 獲得最多香港電影金像獎獎項的電影:《一代宗師》,2014年第33屆獲得12項大獎。 獲得最多香港電影金像獎表演類獎項的電影:《踏血尋梅》 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阿凡達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178,029,440港元 [8]。 票房收入最高華語電影: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61,857,826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香港電影:《功夫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61,278,697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日本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46,645,373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動畫電影:《反斗奇兵3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89,364,118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華語一級電影:《五個小孩的校長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46,164,600港元。 票房收入最高三級電影:《色,戒》,香港票房收入達$48,750,175港元。 單日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5日單日收1,200萬[9] 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開畫日收入為961萬港元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動畫電影:《冰河世紀3:大威龍駕到》,開畫日收入為$3,769,438港元[10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立體電影:《冰河世紀3:大威龍駕到》,開畫日收入為$3,769,438港元[10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日本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開畫日收入為$3,300,000港元[11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南韓電影:《我的野蠻女友》,開畫日收入為$610,652港元[12]。 開畫日票房收入最高日本動畫電影:《STAND BY ME:多啦A夢3D》,開畫日收入為$3,300,000港元[13]。 首週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至4月30日票房收入為$62,460,000港元。 一週票房收入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》,2012年4月26日至5月2日票房收入為$53,398,197港元。 開畫周末4日票房最高電影:《復仇者聯盟2:奧創紀元》,2015年4月23日至4月26日票房收入為$49,500,000港元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男演員:劉德華,累計票房收入約17.3億,電影數量多達108部[14]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女演員:吳君如,累計票房收入約7億[14]。 累積票房收入最高男導演:王晶[14]。

香港之最,指香港在某面最佳之物,下列部分香港之最。
香港之最是指香港在某一些方面最頂尖的事物,這裡列舉了一些香港之最。

紀錄 保持者 地區 有關數據 最大霓虹燈廣告牌 大生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廣告牌 用逾電燈泡800,000個 最長電視顯示屏 香港賽馬會在沙田馬場安裝最長電視顯示屏 長70.4米,高8米 最大單幢式多層工業大廈 亞洲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位於葵涌之貨櫃裝卸站 高15層,共109.5米,積達 865,937平方米 最長行人天橋 連接港鐵荃灣站至愉景新城的行人天橋 長約400米,如把其連接綠楊新村至昌寧中心段計,則達800米 最大表演用多用途場館 亞洲國際博覽館 可用積達70,000平方米 世界首座模擬實際環境室內戰術訓練場館 香港警察學院戰術訓練大樓 於2001年11月16日啟用。[7]
紀錄 保持者 地區 有關數據 最大霓虹燈廣告牌 大生地產發展有限公司的廣告牌 用上超過800,000個電燈泡 最長電視顯示屏 香港賽馬會在沙田馬場內安裝了最長的電視顯示屏 長70.4米,高8米 最大單幢式多層工業大廈 亞洲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位於葵涌的貨櫃裝卸站 樓高15層,共109.5米,樓宇總面積達 865,937平方米 最長行人天橋 連接港鐵荃灣站至愉景新城的行人天橋 長約400米,如把其連接綠楊新村至昌寧中心一段計算在內,則達800米 最大型表演用多用途場館 亞洲國際博覽館 可租用面積達70,000平方米 世界首座模擬實際環境室內戰術訓練場館 香港警察學院戰術訓練大樓 於2001年11月16日啟用。[7]

最大主題樂園:香港海洋公園,佔約87公頃(南區) 最大公園:大埔海濱公園,佔約22公頃(大埔區) 最大海岸公園: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,佔約1200公頃(屯門區) 最小海岸公園:海下灣,佔約260公頃(西貢區)
面積最大主題樂園:香港海洋公園,佔地約87公頃(南區) 面積最大公園:大埔海濱公園,佔地約22公頃(大埔區) 面積最大海岸公園: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,佔地約1200公頃(屯門區) 面積最小海岸公園:海下灣,佔地約260公頃(西貢區)

首條行雙層巴士之線:九龍巴士1號線,於1949年4月17日加入雙層巴士。 首條引入雙層空調巴士之線:九龍巴士6號線,於1989年5月5日起試驗引入雙層空調巴士。 首條分普通及空調巴士收費之線:九龍巴士2號線,於1990年6月29日起實施。 最後一條加派空調巴士服務之線(即最後一條全線非空調路線):九龍巴士32B線(已取消),於2011年8月20日起實施。 最後一條非空調線:九龍巴士16線(即最後一條冷熱混合路線) 最後一部非空調巴士:GL258 現最久之循環線:九龍巴士18線,於1975年8月1日投入服務,是九龍區第一條以循環線方式運作的路線 現時最多分支的路線編號為城巴962線,有11條路線,分別是:962、962A、962B、962C、962P、962R、962S、962X、N962、R962及X962 現時最齊整的巴士路線編號系列:九龍路線5號系列,分別有7條路線,分別是5、5A、5C、5D、5M、5P、5R、5S 重用最多次的路線編號為九龍巴士2B線,共用了5次: 第1代(1960年-1968年):旺角碼頭↔秀茂坪 第2代(1970年-1976年):紅磡碼頭↔九龍城碼頭 第3代(1976年-1977年):九龍城碼頭↔佐敦道碼頭(通宵服務) 第4代(1979年-1980年):深水埗碼頭↔石硤尾 第5代(1988年至今):竹園邨↔長沙灣 路線編號最大: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路線編號最小:九龍巴士1號線、新大嶼山巴士1號線及城巴1號線
首條行走雙層巴士的路線:九龍巴士1號線,於1949年4月17日加入雙層巴士。 首條引入雙層空調巴士的路線:九龍巴士6號線,於1989年5月5日起試驗引入雙層空調巴士。 首條分開普通及空調巴士收費的路線:九龍巴士2號線,於1990年6月29日起實施。 最後一條加派空調巴士服務的路線(即最後一條全線非空調路線):九龍巴士32B線(已取消),於2011年8月20日起實施。 最後一條非空調路線:九龍巴士16線(即最後一條冷熱混合路線) 最後一部非空調巴士:GL258 現時歷史最悠久的循環線:九龍巴士18線,於1975年8月1日投入服務,是九龍區第一條以循環線方式運作的路線 現時最多分支的路線編號為城巴962線,有11條路線,分別是:962、962A、962B、962C、962P、962R、962S、962X、N962、R962及X962 現時最齊整的巴士路線編號系列:九龍路線5號系列,分別有7條路線,分別是5、5A、5C、5D、5M、5P、5R、5S 重用最多次的路線編號為九龍巴士2B線,共用了5次: 第1代(1960年-1968年):旺角碼頭↔秀茂坪 第2代(1970年-1976年):紅磡碼頭↔九龍城碼頭 第3代(1976年-1977年):九龍城碼頭↔佐敦道碼頭(通宵服務) 第4代(1979年-1980年):深水埗碼頭↔石硤尾 第5代(1988年至今):竹園邨↔長沙灣 路線編號最大:過海隧道巴士985線 路線編號最小:九龍巴士1號線、新大嶼山巴士1號線及城巴1號線

班次最密巴士線:九龍巴士273線,最密時2分鐘一班。 班次最疏巴士線 : 新大嶼山巴士36線、,每34-79刻一班。 班次最疏巴士線(不計大嶼山巴士):九龍巴士51線、九龍巴士74A線、九龍巴士74D線、九龍巴士99R線、城巴A29P線,最疏落時半個時辰一班。 有錄班次最疏巴士線:九龍巴士99線,中午時份班次每隔34刻一班(現已加密為1刻鐘一班)。 最長單向服務巴士線:城巴E22S線,行55公里。 最長雙向服務巴士線:通宵機場巴士N42A線,行75.1公里。 路線最短巴士線:九龍巴士K18線,行1.3公里。 行最多隧道巴士線:過海隧道巴士170線,經獅子山隧道、紅磡海底隧道、香港仔隧道共3條。 行最多收費隧道巴士線:過海隧道巴士170線,途經獅子山隧道、紅磡海底隧道、香港仔隧道共3條。 服務時間最長巴士線:城巴5B線,頭班車為05:25至尾班車為02:40。 收費最貴巴士線:通宵機場巴士NA29線,收港幣$52。 收費最便宜巴士線:九龍巴士71B線,收港幣$2。 最多分站巴士線:九龍巴士53線,來回共149個。 用車最多巴士線:九龍巴士74X線,共41輛。 用車最多聯營巴士線:過海隧道巴士101線,共45輛。 用車最少巴士線(只計全日行走):港鐵巴士K75A線,只有1輛。 改總站次數最多巴士線:城巴1號線,改14次。 以行車里數計算,收費最貴巴士線:九龍巴士K18線,平均每公里收港幣$2.92。 以行車里數計算,收費最便宜巴士線:龍運巴士E41線,平均每公里收港幣$0.24。 行時最長巴士線:九龍巴士10線,單程行車需時約190分鐘。 行時最短巴士線:九龍巴士K14線,單向行車需時7分鐘。 行車里數最長巴士線:龍運巴士N42A線,行75.1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日間巴士線:城巴E22A線,行61.8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巴士線:九龍巴士K18線,行1.3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循環巴士線:城巴B3M線,行38.2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循環巴士線:九龍巴士71B線,行2.3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區內巴士線:新大嶼山巴士N35線,行29.5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跨區巴士線:九龍巴士36M線,行3.6公里。 行速最快巴士線:城巴B3M線,平均每小時行45.8公里。 行速最快通宵巴士線:龍運巴士N42A線,平均每小時行45.1公里。 行速最慢巴士線:新巴388線,平均每小時行8.4公里。 行速最慢通宵巴士線:城巴N8X線,平均每小時行18.5公里。 行速最慢日間巴士線:九龍巴士71B線,平均每小時行9.2公里。 唯一在同一服務範圍內,日夜收費相同之路線組合:城巴E22A線與城巴N29線,來往東涌/機場及將軍澳,日夜收費均為$24
班次最頻密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273線,最頻密時2分鐘一班。 班次最疏落巴士路線 : 新大嶼山巴士36線、,每135-315分鐘一班。 班次最疏落的巴士路線(不計大嶼山巴士):九龍巴士51線、九龍巴士74A線、九龍巴士74D線、九龍巴士99R線、城巴A29P線,最疏落時60分鐘一班。 有記錄以來班次最疏落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99線,中午時份班次每隔135分鐘一班(現已加密為15/20分鐘一班)。 單向服務最長的巴士路線:城巴E22S線,行車里數55公里。 雙向服務最長的巴士路線:通宵機場巴士N42A線,行車里數75.1公里。 雙向服務路線最短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K18線,行車里數1.3公里。 行走最多隧道的巴士路線:過海隧道巴士170線,途經獅子山隧道、紅磡海底隧道、香港仔隧道共3條隧道。 行走最多收費隧道的巴士路線:過海隧道巴士170線,途經獅子山隧道、紅磡海底隧道、香港仔隧道共3條收費隧道。 服務時間最長之巴士路線:城巴5B線,頭班車為05:25至尾班車為02:40。 收費最貴的的巴士路線:通宵機場巴士NA29線,收費港幣$52。 收費最便宜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71B線,收費港幣$2。 最多分站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53線,去程及回程總和149個。 用車最多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74X線,共有41輛。 用車最多的聯營巴士路線:過海隧道巴士101線,共有45輛。 用車最少的巴士路線(只計全日行走):港鐵巴士K75A線,只有1輛。 更改總站次數最多的巴士路線:城巴1號線,更改14次。 以行車里數計算,收費最貴的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K18線,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$2.92。 以行車里數計算,收費最便宜的空調巴士路線:龍運巴士E41線,平均每公里收費港幣$0.24。 行車時間最長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10線,單程行車時間約190分鐘。 行車時間最短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K14線,全程單向行車時間7分鐘。 行車里數最長的巴士路線:龍運巴士N42A線,行車里數為75.1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的日間巴士路線:城巴E22A線,行車里數為61.8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的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K18線,行車里數為1.3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的循環線巴士路線:城巴B3M線,行車里數為38.2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的循環線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71B線,行車里數為2.3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長的區內巴士路線:新大嶼山巴士N35線,行車里數為29.5公里。 行車里數最短的跨區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36M線,行車里數為3.6公里。 行走速度最快的巴士路線:城巴B3M線,平均每小時行走45.8公里。 行走速度最快的通宵巴士路線:龍運巴士N42A線,平均每小時行走45.1公里。 行走速度最慢的巴士路線:新巴388線,平均每小時行走8.4公里。 行走速度最慢的通宵巴士路線:城巴N8X線,平均每小時行走18.5公里。 行走速度最慢的日間巴士路線:九龍巴士71B線,平均每小時行走9.2公里。 唯一在同一服務範圍內,日夜收費相同的路線組合:城巴E22A線與城巴N29線,來往東涌/機場及將軍澳,日夜收費均為$24

最東巴士總站:黃石碼頭,九龍巴士94線及九龍巴士96R線設該站為巴士總站。 最南巴士總站:赤柱炮台。 最西巴士總站:大澳。 最北巴士總站:沙頭角。 海拔最高巴士總站:昂坪。 海拔最高巴士站:荃錦公路郊野公園林務站:九龍巴士51線。 海拔最低巴士總站:中港碼頭。
最東的巴士總站:黃石碼頭,九龍巴士94線及九龍巴士96R線設該站為巴士總站。 最南的巴士總站:赤柱炮台。 最西的巴士總站:大澳。 最北的巴士總站:沙頭角。 海拔最高的巴士總站:昂坪。 海拔最高的巴士站:荃錦公路郊野公園林務站:九龍巴士51線。 海拔最低的巴士總站:中港碼頭。